從國民驕傲到風波漩渦,娃哈哈如何破局?
曾幾何時,娃哈哈是當之無愧的國民飲料巨頭,AD鈣奶的酸甜滋味、營養快線的香濃口感,承載著無數人的童年記憶,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娃哈哈產品的身影。然而,在創始人宗慶后離世后,這個昔日輝煌的品牌卻陷入了重重風波之中,內部矛盾與外部挑戰交織,讓娃哈哈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。

近期,新華社旗下《經濟參考報》的一篇報道,將娃哈哈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。報道指出,娃哈哈集團利潤疑似被轉移,國有股東權益面臨“懸空”風險,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宏勝系卻在不斷壯大。宏勝系作為娃哈哈集團的下游代工商,在宗馥莉掌舵娃哈哈后,打破了以往的平衡。從產供銷環節來看,娃哈哈系列產品的銷售渠道逐漸被集團體外企業所掌控,股權穿透后均指向宗馥莉實際控制的宏勝飲料集團。此外,年初試圖將387件“娃哈哈”系列商標轉移至宗馥莉控制企業的舉動,雖被國資股東及時叫停,但宏勝系隨后申請“娃小哈”“宗小哈”等商標的行為,更是引發外界對其“去娃哈哈化”的猜測。
娃哈哈系內部的動蕩也愈發明顯。據統計,宗慶后去世后,娃哈哈系停工企業超過15家,部分工廠停產還引發了員工維權事件,而宏勝飲料集團卻在持續擴張,在廣東河源、湖北武漢等地大手筆投資新建產能。這種“此消彼長”的態勢,無疑加劇了娃哈哈內部的矛盾與混亂。
回顧宏勝系的發展歷程,它起源于宗馥莉的個人創業項目。2003年,宗馥莉回國后,在宗慶后的資助下成立宏勝飲料集團。憑借娃哈哈集團的助力,宏勝飲料集團不僅成為娃哈哈不可或缺的代工商,還逐步構建起自身的產業鏈條,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飲料產業集團。宗馥莉也借此不斷積累經驗和資源,并逐漸介入娃哈哈集團事務,從擔任公關部部長到成為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,其在娃哈哈的話語權日益增強。
除了內部的紛爭,娃哈哈在品牌發展上也面臨著諸多困境。在產品層面,如今的娃哈哈很難再打造出如營養快線、AD鈣奶那樣的爆款產品。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,新品迭出,新興品牌崛起,消費者需求日益多樣化,娃哈哈曾經依賴低線市場崛起的王牌產品,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競品的沖擊。盡管宗馥莉此前嘗試推出無糖版非常可樂、蘇打水等新品,還跨界電競、潮玩和二次元領域,但這些產品大多未能實現真正的爆紅,品牌老化的問題愈發凸顯。
對于娃哈哈而言,如今的局面充滿挑戰。內部治理與利益分配的矛盾亟待解決,國資股東權益懸空的爭議需要妥善回應;外部市場中,如何重塑品牌形象,推出契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,也是擺在宗馥莉面前的難題。宗馥莉有著沖勁和年輕化思維,但在真正掌舵娃哈哈后,面對的卻是品牌老化、內部機制僵化等一系列復雜問題。她這一年多的改革步伐或許有些大,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,娃哈哈又不得不奮力向前。
娃哈哈這艘曾經的飲料巨輪,究竟該駛向何方?未來的破局之路,或許關鍵在于宗馥莉能否平衡好內部各方利益,理順企業治理結構,同時精準把握市場脈搏,推動品牌創新與升級。我們期待著娃哈哈能夠走出風波,重新找回昔日的輝煌,再次成為消費者心中的國民驕傲。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