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雪糕刺客” 鐘薛高涼了!
“雪糕刺客” 鐘薛高涼了!
還記得當年被“雪糕刺客”支配的恐懼嗎?那個賣66元一支“厄瓜多爾粉鉆”雪糕的鐘薛高,如今申請破產了!2025年6月,它的子公司因為還不上532萬債務,被法院申請破產清算,整個品牌被執行的錢加起來快8300萬了!創始人林盛現在直播間不賣雪糕改賣紅薯,42.9元5斤的“還債紅薯”還被網友吐槽“紅薯刺客”,簡直魔幻現實!
一、從“雪糕界愛馬仕”到“破產老賴”,它經歷了什么?
說起來鐘薛高當年也是風光過的。2018年靠瓦片造型和“高端人設”一炮而紅,找明星代言、搞限量發售,硬生生在伊利蒙牛的地盤里殺出一條血路。2020年那會,線上銷量一年翻一倍,連資本都搶著投,估值直接干到150億!結果呢?現在上海總部人去樓空,生產線設備擺上拍賣臺都沒人要,天貓店就剩3款產品,客服只會說“等恢復生產”,怎么看都像在說“我們快涼了”。
二、一場“燒不化”的雪糕,燒光了所有信任
要說鐘薛高為啥崩得這么快,2022年那場“雪糕燒不化”的風波是關鍵。網友拍視頻發現,他家雪糕在31℃的室溫下放1小時都不化,拿打火機燒都能冒黑煙。雖然官方說“添加劑都符合國標”,但老百姓心里犯嘀咕:“這能吃嗎?是不是加了膠水?”從那以后,“雪糕刺客”成了鐘薛高的標簽——便利店隨手拿一支,結賬時發現30塊,誰受得了?數據最扎心:2023年銷量暴跌60%,經銷商瘋狂退貨,員工工資拖欠,連分眾傳媒都把它告上法庭要廣告費。
三、高價雪糕翻車的三大真相:全靠營銷撐著,產品根本不值!
1. 賣的不是雪糕,是“智商稅”實話實說,好多人嘗過鐘薛高后都吐槽:“跟5塊錢的雪糕沒啥區別,包裝倒是挺好看。”業內人爆料,一支15塊的雪糕,包裝成本占20%,明星代言費占30%,真正花在原料上的錢少得可憐。
2. 高端定位全靠“裝”,渠道卻混在便利店本來想當“雪糕界愛馬仕”,結果為了沖銷量,居然跑去羅森、711跟平價雪糕擠在一起賣。消費者一對比:旁邊巧樂茲才4塊,你憑啥賣30?這不純純“刺客”嗎?
3. 死要面子活受罪,成本高到虧出血為了裝高端,鐘薛高在包裝、物流上砸錢不眨眼,毛利率只有25%,比傳統雪糕低一半!2021年花2億打廣告,請頂流明星花3000萬,結果產品沒研發出啥新東西,銷量一掉直接資金鏈斷裂。
四、鐘薛高涼了,低價雪糕能回來嗎?
最近好多人發現,便利店冰柜里又出現了小布丁、綠舌頭、雪蓮這些“童年回憶”,單價2-5塊,銷量蹭蹭漲!數據顯示,2024年5元以下的雪糕賣得比去年多28%,10元以上的反而少了19%。網友說得直白:“可以貴,但不能貴得沒道理。與其花30塊買個營銷故事,不如5塊錢買個實實在在的甜。”
五、給所有品牌提個醒:別把消費者當韭菜!
鐘薛高的事說白了就一句話:靠營銷吹起來的泡沫,早晚得破。現在的年輕人精著呢:你要是用料扎實、口感好,貴點我愿意買;但要是光靠炒作、玩套路,對不起,我轉頭就走。從完美日記到喜茶,再到鐘薛高,多少網紅品牌塌房都證明了一個道理:產品才是硬道理,割韭菜的時代過去了!
最后想問大家:你當年被“雪糕刺客”刺過嗎?現在更愿意買高價雪糕還是平價老品牌呢?評論區聊聊~
相關推薦